我国木糖醇市场前景广阔 发布: 2008.01.17
木糖醇由于其抗龋齿、降低血糖和保肝护肝等多种保健作用,在国内、国际市场上的销售“一路飘红”。有人预计,今后3年,国际市场上木糖醇总需求量将达10万吨以上,按照当前各国木糖醇总产量合计仅6万吨计算,市场缺口高达40%。木糖醇市场已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点。如何摸清木糖醇市场脉搏,开发市场对路产品,成为木糖醇生产企业把握发展机遇,谋求再次腾飞的必修课。 ●食品工业:“十五”期间,我国食品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9.4%,预计“十一五”期间,每年增长15%。根据我国轻工业发展“十一五”规划,食品添加剂行业产值“十一五”期间平均年增长率为9%。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要限制糖精、甜蜜素等合成法生产的甜味剂的发展,适当发展木糖醇等特种营养甜味剂的建议和相关政策。因此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健康意识的加强,木糖醇由于其营养、保健等特征,必将在食品工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。
●医药工业: 近20年来,中国膳食结构发生变迁,糖尿病发病率快速上升。统计显示,2007年,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.46亿,全球糖尿病前状态(IGT)人群达到3.09亿。而据预测,到2025年,上述两个数字将达到3.8亿和4.19亿。在2007年糖尿病患病人数最高的前10个国家中,中国名列第二,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到4000万人。木糖醇在糖尿病治疗方面,将有很大的市场。另外,木糖醇作为输液,已在德国、日本等国使用。日本大量应用木糖醇输液,其产值已超过葡萄糖输液的产值,可见木糖醇用于医药工业有广阔的市场。
●轻化工业:据统计,1985年后我国甘油产量一直维持在3.5万吨/年,而需求则达5万—6万吨/年,2000年甘油产量不超过7万吨,而需求量却高达12万吨,供需矛盾十分突出。甘油主要用于涂料(约占甘油总用量的35.9%)、牙膏(占甘油总用量的32.5%)。目前,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主要原料——甘油、山梨醇缺口较大,需要进口。而木糖醇、木糖醇母液可以代替甘油应用于上述工业生产中,市场广阔。
另外,专家预测2010年我国地膜和棚膜覆盖面积将分别达到1000万公顷和96.7万公顷,约需农膜160万吨。木糖醇单硬脂酸酯,作为优良的防滴表面活性剂,在农田棚膜生产中,将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。
目前,全球木糖醇的消费量正以年均25%的高速度增长,其主要需求来自口香糖制造商和口腔卫生用品。
□木糖醇生产现状 目前,世界上只有俄罗斯、芬兰、美国、意大利和我国生产木糖醇,总产量估计达10万吨/年。其中,俄罗斯约2万吨/年,芬兰5000吨/年,其他国家产量较小。
我国木糖醇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初,由于甘油供不应求,决定开展从农业植物废料中制取木糖,1965—1967年在吉林一化完成了中试实验,在此基础上,建成我国第一个木糖醇生产企业,之后在保定、漳州、开化、铜川等地建立了木糖醇厂。经过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不断发展,最早建厂的几个老厂规模不断扩大。目前,国内生产的木糖醇主要用于出口,供应国际市场,近几年价格走势不断上涨,目前趋于平稳。
□我国木糖醇产业发展构想
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农业大国,可供生产木糖醇的农业副产物资源丰富,北方广阔的玉米产区及南方甘蔗产品有大量的玉米芯、玉米秸秆及蔗渣可供利用,发展木糖醇生产有坚实可靠的原料来源。
我国木糖醇产品应用水平很低,有极大的潜在市场。如前所述,木糖醇有优异的性能,因此其在食品、医药、轻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现分析一下下面几个行业的可能用量。
●食品工业:我国目前人均每年消耗食糖8kg,是世界各国平均消耗量的1/3,如果其中千分之一的糖料由木糖醇替代(如用来生产口香糖、泡泡糖、保健糕点等),则食品工业需木糖醇7200吨。
●医药工业:我国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,如果有5%的患者每日口服木糖醇20g(安全剂量为50g)则木糖醇年耗量为6000吨。我国医疗上输液用葡萄糖约8万吨/年,如果其中10%为木糖醇替代,则年需木糖醇8000吨,医药工业仅此两项合计,即达14000吨/年。
●轻化工业:我国甘油需求量可高达12万吨,预计目前我国甘油产量不会超过7万吨,木糖醇可填补剩余的缺口。另外,我国农用膜中,棚膜约100万吨,如果其中50%生产防滴膜,年消耗木糖醇可达2000吨。
以上三项以较低的应用水平预计,木糖醇的年需求量也在2.5万吨以上。而实际上,我国木糖醇年产不足3万吨,且产品70%以上主要销往国外。由此可见,我国各行业应用水平是极低的,开发应用的潜力巨大。
生产成本高、价格昂贵制约了木糖醇产品的应用。以2007年价格做比较,木糖醇国内售价是蔗糖的15—20倍,是葡萄糖的4倍,是山梨醇的5倍,是甘油的2—3倍。市场上由木糖醇做甜味剂的口香糖,比蔗糖做甜味剂的口香糖,当量价格几乎高出一倍。在我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下,木糖醇制品还只能用于特殊人群和较高消费水平的阶层。
由此可见,我国木糖醇产业还将有一个艰难的发展期。但如果我们积极开拓木糖醇应用领域,提高国内木糖醇应用水平,同时加大其生产工艺的研究,推动生产过程的技术进步,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,使木糖醇这一产品,人们既想用它,又能用得起,必将很快迎来木糖醇产业的高速发展期。
|